垃圾可以是污染可以是資源,但是這個也是要看垃圾分類,是怎么進行分類的呢?垃圾的分類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大家對分類的標準有疑惑,是否是現代化垃圾處理的前提?在焚燒發電快速擴張的背景下生物處理是否還有發展的必要?企業的工業垃圾該如何進行處理呢?是否可以排放到河水海水之中呢?
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的產生和排放與每個居民都有息息相關,因而垃圾處理受到公眾和社會廣泛和深入的關注,是我國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國生活垃圾的規范化管理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生活垃圾處理則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4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1.8%,基本形成了衛生填埋與焚燒發電并舉的技術格局。
盡管如此,我國生活垃圾處理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爭議,如生活垃圾究竟是資源還是污染源,分類收集是否是現代化垃圾處理的前提,在焚燒發電快速擴張的背景下生物處理是否還有發展的必要等。
企業的工業垃圾該怎樣處置呢?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向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及其較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傾倒、堆放廢棄物的地點傾倒、堆放固體